北京朝阳城心社区的工作人员第一次见到85岁的周阿姨时,情况并不好。
原来周阿姨去年9月在家中意外摔倒,致右股骨颈骨折。术后由于子女都在国外,家中请了一位保姆照顾长者的起居。由于保姆专业性和精力的问题,周阿姨错过了伤后护理的最佳时间。跌倒后出现营养不良,体重不足80斤,骶尾部压疮无法平卧,5个月从未洗过澡等问题,甚至小腿皮肤被保姆不慎用热水烫伤也没得到及时处理。
为此,担忧不已的子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大家的家养老社区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入住了社区。
周阿姨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,要强了一辈子,突然无法行走、如厕、上下床、翻身,让周阿姨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,担忧自己无法走路、无法恢复正常生活,焦虑和恐惧使周阿姨失声、抑郁、不爱动。
综合了解了周阿姨的情况后,社区将阿姨评估为照护2级,配备医护养三方专业人员,制定了个性化照护方案。入住仅四天,困扰阿姨睡眠5个月的皮肤结痂全部脱落,后经两周的护理,骶尾部皮肤恢复完好。小腿烫伤每天涂药,10天后愈合。
恢复的路虽难,然而所有人都没放弃。虽然有疫情的阻隔,但是社区积极协调康复医生远程指导、由社区内的医生给与床旁指导,帮助阿姨开展功能锻炼。同时,为了帮助阿姨建立积极心态,团队用彩色卡纸记录阿姨每天的点滴变化,为她加油鼓劲。护理员知道阿姨读书非常认真,便通过写信的方式和阿姨交流,很好地引起了重视,还使关系进一步密切。
在恢复了一定的生理机能后,善良的周阿姨怕护理人员太辛苦,开始偷偷的自己去洗手间,单独行动,被护理人员发现后,护理人员和阿姨做了耐心的交流:“咱们恢复的这么好不容易,不能再伤着了,我也支持和理解您自己活动,但是为了把风险降为零,我们在您身边才可以。您说的麻烦,是我们的职责。”阿姨拍了一下护理人员的手,说:“好吧,小马,你放心,以后我不会对你客气了。”随后周阿姨和护理人员击掌约定,心结彻底开打。
大家的家养老社区的理念是不仅要让长者身体恢复健康,更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心理和身体问题。
社区工作人员发现阿姨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多年,不爱运动,这导致了在行动时很容易受伤,为此护理员以带操的方式,带领阿姨每日坚持做保健操,每次社区有文娱活动,都积极鼓励她参加。
周阿姨入住70天后,像换了一个人一样。不仅身体明显好转,开始独立行走,能绕步道一周,更重要的是心态变了。
从自我封闭、胆小紧张、少言寡语,到可以面带笑容和邻居交流了。给家人和朋友打电话能聊15分钟,有说有笑,认可社区的服务并推荐给自己多位老友。参加社区活动的次数也越来越多。周阿姨甚至找回了年轻的感觉,开始希望穿漂亮的衣服,发现自己皱纹减少了,腿部也更有力量了。
照护工作虽然只是生活琐碎小事的叠加,但是需要护理人员有专业的技能,足够的耐心、爱心、细心,真正走进长者的内心世界,还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