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近我这颗牙又酸又疼……您帮我看看是怎么回事?”
“医生,我这几年一直用假牙,刷得很干净,也会有您说的这些口腔问题吗?”
“我感觉我的牙没什么问题,这人上了年纪,牙齿有些松动,很正常吧?”
……
这一幕发生在大家的家∙北京朝阳城心社区内,长者们围住医生,热切地咨询着自己的“用牙”问题。
在日常生活中,社区工作人员明显注意到,相较于身体其他方面的健康,长者们对于口腔健康知识普遍了解不多,甚至一些长者在出现咬合无力或牙齿松动的情况后,也都是“忍一忍”。
随着世界口腔健康日到来,“牙的问题”成为焦点,都说“牙疼不是病”,但它却切切实实地关系到长者每一天的幸福指数。为了关注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,大家的家联合劲松口腔医院为社区长者提供上门诊疗服务,开展了以“关注口腔健康,乐享幸福晚年”为主题的讲座,普及护牙知识,增强护牙意识。
牙不疼就不用看?
提到“科学护牙观”,不少长者表示:“我们那个年代,哪有什么护牙观,没事不去看牙,牙疼了就吃点止疼药。”
的确,对出生于三四十年代的长者而言,他们很少像关注心脏或骨骼那样,关注过牙齿问题,因此多数长者不仅用牙习惯非常地“任性”,定期检查护理更是根本谈不上。
《新周刊》的一项调查显示,在2169名受访者中,22%的人从未接受过口腔检查,而当牙齿出现问题后,仅有28.8%的人会选择看牙医。由于人们对牙齿问题的忽视,我国人均口腔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。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,在我国,长者的口腔疾病患病比例更是高达98.4%,牙周健康率仅为14.1%。《中国健康与养老报告2016》数据显示,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长者的看牙率仅为19.1%,远低于美国的42.2%。
发达国家对老年人牙齿健康标准为“8020”,也就是80岁时仍有20颗具有功能的健康牙齿。但根据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我国60岁以上长者平均缺牙10颗左右,口腔健康情况非常不乐观。
牵一发而动全身的“牙”
牙科专家任主任在讲座中科普口腔健康的重要性:“口腔健康问题不仅会使长者过早丧失咀嚼功能,还可能会引发心脏病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,危害全身健康。口腔健康的意义不止于牙齿健康这范畴,它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,也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。”
李爷爷感叹道:“原来口腔问题这么重要,怪不得孩子们一直要求我定期检查牙齿!”赵奶奶点头表示赞同:“以后真的不能等到牙疼了再去看了。”
不仅如此,在提前了解到大家的家的长者的情况后,任主任还针对性地选择了“口腔保健常识”“口腔科就诊常见误区”两大主题进行了详细讲解。
退休教师王奶奶听了专业医生的讲解后,满意地说:“一直模棱两可的口腔保健知识,这回‘上课’总算是听得明明白白了。”
守护“牙上”的晚年幸福
讲座结束后,口腔科的专业医生们“无缝衔接”义诊环节,现场异常爆满,原定30分钟的活动延长到了40分钟。医生们耐心地为每一位长者进行看诊解答,并提出了专业治疗建议。
社区医疗服务部的工作人员全程陪同,对行动不便的长者悉心搀扶,保证了活动的有序进行。长者不仅得到了免费诊疗,还收获了医院赠送的爱牙礼包。大家纷纷表示收获满满,不少长者嘱咐工作人员:“这样的活动,今后一定要多多办。”
大家的家时刻关注着长者的医疗需求,先长者之“需”而“思”。后续,社区将继续根据入住长者的切身需求,定期协调医生开展讲座和义诊活动,用专业医生的丰富知识和精湛医术,继续为长者提供专业服务,为长者的各项健康保驾护航。